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

五位待嫁的千金


 


家有五位千金,個個都長得美麗動人,溫柔婉順。她們已屆適婚年齡,可是卻仍待字閨中。爸爸與媽媽相當著急,他們很擔心女兒們的終身幸福。他們常常介紹不同年紀背景的單身男士給她們認識,不過,始終徒勞無功。



 


其實五位小姐不是沒有異性追求,只不過很多時她們最後都嚇怕了追求者。漸漸,她們變得無人問津。到底那些小姐們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大小姐凡事愛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對一些人和事皆抱著不切實際、劃一的期望或戒條。任何事都加插了「一定」、「絕對」、「必須要」、「應該」等條件。「我一定要嫁給醫生。」「我的丈夫絕對會是一名成功人士。」大小姐自訂了一套嚴謹的擇偶條件,差不多對所有的追求者都看不上眼。



 


二小姐凡事愛自設一個評審制度,對人對己亦給予評分審核,經常用自己內心的一把尺去比較與辨別是非。「他的學歷比我低,一定是個蠢蛋。」「他曾經離婚,相信他不會是個好丈夫吧。」二小姐用自己的尺評審每一個人,差不多所有的追求者都評為不合格。



 


三小姐凡事愛作最壞打算,著眼於事情的負面,誇大事情的嚴重性。「噢! 這次糟透了!」便成了口頭禪。「他竟然兩天沒找我,一定是不再愛我了。」「噢! 這次糟透了! 他竟然遲到十分鐘,肯定是遇上交通意外。」三小姐什麼事都往最差的方向想,之前所有的男朋友都因吃不消而離開。



 


四小姐凡事愛概括化思考,以一次的經驗概括全部的事情,悲觀地認定人和事都會重複從前的不好經驗。「他最後一定會甩掉我的,就跟之前那個一樣!」「我跟他的家人應該夾不來,從來我都不能跟男友的家人好好相處。」四小姐仍未嘗試便已認定事實會一如以往地發展,所有的男朋友都因接受不了而提出分手。



 


五小姐凡事愛扮演著「弱者」的角色,深信自己什麼事都應付不了、承受不來,永遠渴求別人的支持與安慰。「姐姐們都不能成功,我一定也沒有人喜歡的。」「可以怎麼辦?我天生就是失敗者!」五小姐從未曾嘗試談戀愛,即使有追求者亦不敢接受。



 


其實除了爸爸媽媽憂心,五位小姐亦為自己的婚姻大事而著緊。可是,又可以怎樣解決呢?她們為了這個問題終日憂憂戚戚、自怨自艾。自問條件不差,何解總是嫁杏無期?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事情終於露了曙光。



 


家認為可能是住宅的風水不好,所以影響了女兒們的姻緣運。於是找來玄學家及裝修師傅一起前來家裡看看可以作出怎樣的改善。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意見。



 


大小姐先聲明:「怎樣修改都好,我的床必須要靠著窗口。」



 


二小姐不屑地說:「這個玄學家年紀這麼少,他說的話可信嗎?」



 


三小姐插嘴:「唉~ 事到如今,恐怕裝修亦改變不了我們悲慘的命運。」 



 


四小姐附和:「從前念大學時我是住宿舍的,又如何?相信即使裝修了之後結果還是一樣。」



 


五小姐嚅懾:「我是最小的一個,一定是將最差的房間分給我吧。」 



 


頃刻間,五位小姐七嘴八舌,玄學家與裝修師傅終於按捺不住,不約而同地大聲么喝:「夠了!妳們不這樣想,行嗎?」 



 


登時鴉雀無聲,只有爸爸像被當頭棒喝。他淺笑著,似乎因為找到了問題所在而暗自高興。


 



 


 猜到爸爸所找到的問題關鍵在哪裡嗎? 原來五位千金的煩惱是因為她們的「不合理信念」(Irrational Beliefs)。



 


何謂不合理信念呢?簡單地說,即是一些信念/思想令到我們的情緒經常受困擾,甚至引致問題的根源根本是來自我們的內在信念而不是外在的環境因素。 用A-B-C概念去說明比較清楚一點。誘發事件( Activating event)牽起一些信念(Belief),而那些信念再導致結果(Consequence)。所以,問題(C)的產生並不是事件本身(A),而是我們那些不合理信念(B)。



 


五位小姐都有其不合理的信念,包括絕對要求、評頭品足、小事化大、以偏概全、弱不禁風。她們嫁杏無期不是因為沒異性追求或人品性格有問題,而是她們的不合理信念影響了她們的擇偶條件及對愛情的看法。後來,因為事情發展未能如意而加強她們的不合理信念,結果造成惡性循環。 



 


有辦法解決嗎?當然有了。因為按照心理學家 Albert Ellis 建立的合理情緒行為治療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A-B-C之後,


還有D,駁斥干預/勸導干預 (Disputing Intervention)


E – 有效想法 (Effective Thinking)


F – 新感受 (New Feeling)



 


當發現問題是來自不合理的信念的時候,若我們是當事人的話,不妨跟自己來一場辯論賽,嘗試反問自己「不這樣想行嗎?」「這想法的證據在哪裡?」「事情真的如此?一定是這樣的嗎?」「不這樣去想的話,最糟的情況又會如何?」若當事人不是自己而是身邊的親朋,我們亦可以用同樣的問題去給予勸導。嘗試用有效合理的想法代替不合理信念,例如用「但願」、「希望」取代「一定」、「絕對」的概念。當信念改變的時候,便產生新的感受,而新的看法及行為亦在不知不覺中隨之而生。 



 


當想不通問題在哪裡而獨自苦惱的時候,嘗試辨証是否來自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說不定,糾正了之後便發現問題已經迎刃而解。 



 


這只是筆者對不合理信念的一般分類,並非包括全部。



 


~ 傲雪


http://aleung1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47554



 


很精彩、貼切的演譯 Irrational Belief!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